“周恩来爷爷三次来到揭阳时,就是在这座崇圣祠里办公……”近日,在揭阳学宫崇圣祠内,一群可爱的小讲解员手持麦克风,模仿主持人老师的姿态与动作,绘声绘色地向游客讲述揭阳学宫的历史。这是“童声耀古城 筑梦向未来”小讲解员公益培训活动的现场,也是揭阳学宫活化利用的一个生动缩影。
作为岭南地区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,揭阳学宫近年来创新打造公益文化品牌,走出了一条“公益赋能、全民共享”的活化利用新路径。数据显示,2024年揭阳学宫共接待游客超78万人次,同比增长116%,举办各类公益活动达80余场次。
揭阳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(1140年),距今已885年。作为封建社会揭阳的唯一官学,这里曾培育出众多科举人才,为揭阳赢得了“揭阳多士天下都,声名籍籍南海隅”的美誉。然而,历经战乱与岁月侵蚀,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建筑群一度陷入荒废的境地,整体破旧不堪,局部濒临坍塌。
本世纪初,揭阳市启动了学宫修缮工程。施工团队秉持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,在严格保留中轴线为孔庙、东西为县学及配套设施的三路建筑格局的基础上,如绣花般精细地还原建筑细节:从飞檐翘角的精雕细琢,到门窗棂格的修复还原;从梁柱结构的加固维护,到彩绘图案的重绘复原。
“修缮只是第一步,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市民,尤其是年轻人,愿意主动走进学宫,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,续写新的故事。”揭阳市文化文物管理中心主任黄敏说。在揭阳学宫的活化利用实践中,管理者们认识到,历史建筑的活化不仅在于通过科学修缮延续其物质形态的生命力,更要通过文化传承激活其精神内核的当代价值。
基于这一理念,揭阳学宫以公益文化活动为突破口,打造了多个品牌文化活动,并实现常态化运作,构建起“文物+文化”的活化矩阵。这一创新做法不仅让古老的建筑重新焕发生机,更让崇文重教的传统在揭阳得以延续和发展。
走进揭阳学宫教谕署,阳光透过朱红色木门的间隙,丝线般洒落在一间略显古朴的教室里,这是“活力古城 翰墨飘香”书画公益培训课的场地。该培训活动已经连续开展3年、90多期,累计培训学员400余名。每期课程特邀专业书画教师授课,采用小班制教学,每批招收约20名学龄儿童,连续参加4期。
“俗话说‘字如其人’,写一手漂亮整洁的字会使孩子受益终生。”来自揭阳市书法协会的授课教师郑宝霞对书画教育充满热情。她坚持每周一有空就来教孩子们写字画画,从规范的坐姿笔势到基础的笔画结构,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们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能力。“孩子每周末能来这里,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中静心练会书法,而且还是公益性质的,作为家长我觉得很有益。”接孩子下课的黄女士由衷地说。
“童声耀古城 筑梦向未来”经典朗诵公益活动同样是揭阳学宫的“老牌”项目。2022年开展至今,该活动已累计举办53期,吸引了500余名青少年参加。活动策划人介绍:“朗诵不同于朗读,不仅是将内容读出来,更要求将内容理解吃透,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去表达出来。”为此,活动特别邀请电视台主持人担任授课老师,从专业角度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国学经典与红色诗词的内涵。每年正月初五还会举办经典朗诵成果展演活动,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。
2025年新增的“小讲解员公益培训”活动,更是为揭阳学宫的文化传播注入了青春活力。培训内容丰富多彩,涵盖了讲解技巧、历史文化知识等基础理论,以及语音语调训练和仪态举止展示。活动创新设置“录视频实践”环节,让更多人通过青少年的讲述,了解揭阳学宫的历史与文化。
在这些常态化公益活动的基础上,揭阳学宫还特别注重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,连续多年在暑假期间举办“开笔礼”入学仪式,设计了朱砂点额、拜师礼、诵读《弟子规》、敲击“状元鼓”、启蒙描红等传统环节。为让更多小朋友体验这一传统仪式,近年来活动采取了公益免费的惠民政策。每每举办,现场总是热闹非凡,不仅吸引本地家长孩子参与,还吸引了汕头、潮州、梅州、汕尾等周边地市的家庭前来参加。
在常态化公益文化活动的带动下,揭阳学宫逐渐成为城市文化活动的新场域,呈现出明显的“乘法效应”,古琴雅集、新年音乐会、读书会、摄影展等文化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。
2025年“五一”假期,揭阳学宫举行“琴遇古城 五一寻音”揭阳学宫古琴雅集,以文化讲座与现场演奏相结合的形式,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古琴艺术的魅力。活动特邀惠州市音协古琴学会会长陈敦斋作主题讲座,多家琴会的演奏者联袂献艺,演绎《阳关三叠》《平沙落雁》等十余首古琴经典曲目。如今,古琴雅集已成为揭阳学宫、丁氏光禄公祠的固定文化活动。每逢春节、元宵、中秋等传统节日,袅袅琴音便在古城奏响,不断提升古琴艺术的公众认知度。
阅读推广与研学教育同样是揭阳学宫文化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揭阳学宫的粤书吧和明伦堂不仅在世界读书日、南国书香节期间举办各类读书分享会,更依托自2023年6月启动的“书香揭阳”大讲堂,每月一课持续打造城市文化品牌。2025年春季开展的“寻访古城印记 感受和美揭阳”少先队实践活动,带领青少年探访历史建筑、聆听文化故事。该活动增进了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,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。
除了多元的文化功能,揭阳学宫的空间潜力也正被充分发掘。大成殿前形成的天然舞台,成为各类文化展演的理想场所,举办了“潮风客韵,古城生辉”中秋诗乐会、“金声玉振”迎新年古琴音乐会等高品质的文化活动。尊经阁展厅则作为流动展厅,先后开展了“揭阳市廉洁文化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”“和美揭阳,定格精彩——揭阳市青年摄影协会影展”等多场线下展览。
揭阳学宫管理部负责人罗培雄介绍:“目前揭阳学宫21座单体建筑、130余间房屋都有其对应的功能,全部投入使用。”这座历经八百多年风雨的古建筑群,如今实现活化利用,蝶变为集文物保护、文化展示、教育研学、艺术展演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文化综合体。




